专栏文章-「上车」须量力而为
2019年《施政報告》出爐之時,正值香港政局動盪之時,未知何時才能「雨過天青」,大家都期望《施政報告》能夠化解亂局,落實紓緩經濟措施解困。所以在這一次《施政報告》中,政府在土地房屋方面着墨甚多,發表後最多人聚焦土地房屋措施,新措施放寬按揭保險計劃的樓價上限。
由於香港樓價高企,根據推出的新措施,按揭公司為首置人士提供九成按揭保險的樓價上限,由400萬元提升至800萬元,意味首置人士只要儲夠數十萬元作首期,便可成為業主,業界估計潛在上車客或因而以倍數增加。觀乎近期屋苑成交和二手市場交投數字,亦反映在新政策後有上升趨勢。
香港土地房屋問題正處於水深火熱之際,筆者認為政府改變思維破格行事的措施,有助置業有殷切需求的年輕人跨過首期門檻自置物業,有助穩定社會。香港政府只放寬按揭保險上限,並未按揭貸款上限,沒有動搖銀行貸款質素,也沒有增加金融體系的潛在風險,可說是回應現實和思考銀行體系風險因素。
由於本港經濟正現衰退跡象,失業率有機會大幅上升,放寬按揭保險上限,會否能真正重燃樓市升勢仍須觀察。但筆者認為,小市民在上車前必須評估清楚自己的財務和風險承受力,還須計及借貸金額上升令每月供款增加下,短期和長遠供款能力能否承擔得起,才決定是否入市。
部份首次置業的用家,可能只顧及供樓負擔,而嚴重忽略其他開支考慮,包括入伙後的管理費、差餉、水電費以及交通費,這些總開支可能佔收入三至五成不等,或會造成嚴重供樓壓力。
文章連結:<<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