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查询
业务查询
感謝你的查詢,我們將會盡快回覆
未能成功提交,謝重新嘗試。
关闭
中国并购市场2025年中期评估与展望

中国并购市场2025年中期评估与展望

本文援引普华永道香港(PwC)于2025年8月发布的《中国并购2025年中回顾》报告。

该报告显示,受战略性国内投资及关键本土交易推动,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交易额达1,720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5%。报告预测2025年将维持双位数增长,主因包括国有企业政策改革、跨国企业重组投资组合,以及私募股权基金为退出布局所做的准备。

国内战略并购交易额强劲增长,增幅逾四倍达1,080亿美元,但私募股权(510亿美元)与境外交易活动(110亿美元)仍显低迷,风投协议亦显着增长。国内战略并购与风投协议分别增长17%及23%,私募股权交易减少3%,外商并购交易量低迷,而内地对外并购交易则下降6%。

2025年签署了29宗巨额交易(超过10亿美元),其中20宗为国有企业主导的国内战略交易,高科技、医疗保健及工业领域表现尤为亮眼。尽管战略性外商并购活动低迷,2025年Deepseek AI的推出仍推动科技产业、首次公开募股(IPO)活动及中国A股大型国有企业的价值链整合。各产业的增长驱动力涵盖自然资源与高科技领域,其中半导体产业表现尤为突出,这反映了政府的政策目标。

2025年上半年,国内战略并购活动激增,共计二十宗超过十亿美元的巨额交易,主要集中于高科技、医疗保健及工业领域。交易总额已跃升逾四倍,年规模逼近千亿美元。

金融服务业在单笔重大交易中亦展现强劲表现。尽管与2016至2021年间的峰值相比,交易金额有所下降,但中国长期并购市场在过去两年半时间里,每半年交易量均呈现稳定增长态势。

今年上半年风投协议签订量创下历史新高,主要受惠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等科技产业的投资热潮。私募股权基金的退出活动亦呈现增长态势,多数机构仍以并购交易作为主要退出策略。透过香港联合交易所(HKSE)上市的退出管道同样展现积极动能,预期今年将迎来十年来最佳表现。

2025年上半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持续低迷,但随着欧洲市场出现三宗大型交易,投资热潮开始复苏,使欧洲跃居海外投资首选目的地。得益于中国经济发展的积极指标、被压抑需求释放、私募股权项目增加,以及中国A股上市公司扩张与技术收购的推动,预期下半年并购活动将呈现增长态势。

香港资本市场表现的改善可能会推高价格并增加退出途径,而中国不断增长的外商投资需求以及跨国公司对在华战略的重新评估可能会促成更多交易。受需求成长、私募股权退出以及资本市场信心增强的推动,预计中国并购市场将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爆发式成长。

2024年私募股权募资规模略有下降,但仍高于九年前水平,且明显转向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募资,取代了离岸美元募资。风险投资持续强劲,投资规模持续增长并维持在历史高位,主要得益于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及AI应用程式等尖端科技领域的投入。

私募股权支持的首次公开募股活动在中国大陆稍显疲软,但在香港有所改善。私募股权退出活动表现强劲,投资者藉助经济趋势好转、市场情绪回升以及估值提升的契机。其中,企业并购构成私募股权退出的主要形式。

尽管私募股权支持的首次公开募股(IPO)在中国内地仍处于历史低位,但香港联交所作为替代退出途径,其私募股权支持的上市数量显示,该交易所有望创下过去十年的最佳表现。

迹象虽显示市场兴趣有所提升,中国大陆的海外并购活动仍呈现下滑趋势,仅在英国、德国和法国完成三宗大型交易。就交易金额而言,欧洲仍是最重要的目标地区,超越亚洲和北美。

2025年初Deepseek AI的推出激发了科技产业与经济活力,香港交易所估值及价值链整合同步提升。受自然资源与高科技领域(尤其是半导体)驱动,国内战略并购活动持续攀升。

私募股权融资规模较2024年略有下降,但相较于过去九年仍属强劲。以人民币计价的国内募资趋势依然明显。2025年上半年仅出现六宗涉及金融投资者的巨额交易,但受地缘政治、经济环境及估值差距影响,新投资项目有所减少。

风险投资持续强劲,主要源于对人工智慧、机器人技术及AI应用程式的投入。多数退出交易属企业并购,而中国大陆地区由私募股权支持的首次公开募股活动则趋于平缓。

中国并购市场在2025年的前景面临诸多挑战,包括不确定性、地缘政治因素及外商投资受限等。有利因素则包含经济复苏、股市价值提升,以及对并购活动需求的增长。